《四手聯彈》序二_程奇逢

《四手聯彈》序二_程奇逢

Category : 書序與跋

《四手聯彈》序二   程奇逢

E.B.懷特為《紐約客》撰稿,連續寫了四十九年,從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七六年,「一手奠定了影響深遠的《紐約客》文體」。他的作品包括散文、隨筆、評論、詩歌、雜文,《這就是紐約》至今被人傳誦不斷。法國作家卡繆一九四六年訪問美國,在紐約住了三個月,回國後寫了《紐約的雨》,他稱瞭解紐約很難,但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文筆靈動,把紐約寫得活靈活現。他倆寫文章都有超越時空又直抵人心的本事。後來我選擇定居紐約,不知是受了他倆文章的影響,還是因為我早就喜歡紐約,才特別有興趣去讀他們的文章?說不清楚。

懷特一九四八年寫《這就是紐約》時,堅稱紐約是世界的首都,我來紐約時,連我自己都懷疑這種說法了,但紐約對我仍然魅力十足,去蘇荷東村像是讀一篇散文,沿著曼哈頓按數字排列的街道漫步像是讀隨筆,而去中央公園、大都會博物館則像是讀詩。

格林威治村最吸引我,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後,一眾詩人、藝術家像是冥冥中受到更早的大師們的指引,來到這裡。他們揭竿而起,竿頭上綁著自己那驚世駭俗的旗幟,衝擊傳統的藩籬,這幫才華橫溢的人進行各種實驗,有的成功,有的失敗了。我讀鮑勃‧狄倫的《編年史》(Chronicles)及他女友蘇西‧羅托洛的《放任自流的時光》(A Freewheelin’ Time),那時在格林威治村,到了晚上可以推開朋友的家門,在沙發或地毯上過一夜,白天去爵士樂酒吧的廚房裡要一塊三明治。終日,他們沉浸在創作的夢想中,過一種波希米亞式的生活。

Pages: 1 2

Leave a Reply

爾雅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