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弦上歌詩》代序_向陽

《弦上歌詩》代序_向陽

Category : 書序與跋

上小學之後,父親與友人合創木材行,茶行由母親經營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每到茶葉採收季,凍頂的阿伯、阿叔、阿姆、阿嬸,就會擔著一籮一籮茶葉來到店裡,母親檢視茶葉、試茶泡茶,與他們聊天的景象:店裡瀰漫的茶香,杯中澄黃的茶湯,還有母親說話的腔調,都在我的記憶中留存至今。

我的母親是集集人,出生於日治時期,受過高等學校教育,說話輕聲細語,很受鄰里敬重。從她的舌尖,流淌而出的美麗語言,就是我從小耳濡目染的母語,是我與生俱來的第一語言,後來也成為我寫作臺語詩的鮮明印記。這語言還揉合了母親試茶時的茶香,伴隨我難忘的童年記憶。

我的另一個和母語有關的記憶,就是廟會記憶。相較於大甲媽祖廟鎮瀾宮的香火鼎盛,車 寮的廟會展現的是另一種農村模式。村莊裡沒有大廟,主要是做醮,以及做戲,我印象中最鮮明的是在村子裡的「公厝」演出的布袋戲,每逢做戲日,村中老少大小都會帶著板凳到公厝的大埕,欣賞布袋戲團的精采演出。小學的我未必看得懂戲的內容,卻聽得懂布袋戲偶帶有戲劇性腔調的語言,而且相當喜愛,聽久了也會模仿這種布袋戲腔。在我大三(一九七六年)開始臺語詩的創作時,我的詩篇之一就叫〈做布袋戲的姊夫〉,我將童年時「公厝」看戲的經驗寫入詩作,也以布袋戲的腔調四處朗讀,童年因此活現而出。

Pages: 1 2 3 4 5 6

Leave a Reply

爾雅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