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飄零》序_殷登國

《飄零》序_殷登國

Category : 書序與跋

那時老師已開始寫小說,在文壇有一定的知名度,因為沒有電話,我總是冒昧突訪,無法事先告知並徵求同意,常常打斷了他正在揮筆構思的寫作,現在想起來,真是罪過。老師總是立刻放下紙筆,含笑相迎,給我泡一杯鐵觀音,就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,直到深夜才起身告辭。有時候他領我出去,穿過曲折陰暗的小巷,穿過南海路植物園,一直走到武昌街明星咖啡屋喝杯咖啡,再走重慶南路經總統府回家,一路上邊走邊談正在構思要寫的小說;有時他把已經寫好的小說手稿(像〈緞鞋〉)交給我帶回去看,要聽聽我對作品的意見。有時也聊聊與文壇人士的往來,如尉天驄、隱地、桑品載等等;有時還發表他對社會發生重大新聞的看法、對某些大人物的評價。傅老師思想跳躍不羈、觀念新穎,對一直接受傳統填鴨教育的乖學生來說,常有「當頭棒喝」之感。比如有一次他談到隨政府來臺的低階士兵,終生不得返鄉、不能娶妻生子,成為老榮民,他說「毛澤東殺我(榮民)父母,蔣介石絕我子孫。」在當年戒嚴時代,這樣犀利的評論不輸給我的學長李敖。
在傅老師多年的聊天式教誨中,我漸漸學會了獨立思考,懂得要用不同的眼光來看那些早有定論的人物和事件;許多事情都不是官方或當事人所說的那樣。比方說,「西安事變」絕不是張學良看了蔣介石的日記,了解蔣介石對日抗戰策略,幡然悔悟自己的魯莽,才釋放了蔣介石,並護送他回南京;事實的真相是張學良亟欲殺蔣,自己取而代之,成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,好全力抗日,而毛澤東也一心想除掉蔣介石這個不共戴天的夙敵,但是中共最高指導史達林不同意,認為張學良名望能力都不足以領導中國軍民抗日,如此日本將迅速滅亡中國,從東線向蘇聯進攻,與西邊侵蘇的德國相互呼應,為避免兩面作戰,史達林保住了蔣介石一命。像這樣的真相,心中有愧的張學良在晚年口述歷史中都不肯吐實,傅老師卻在閒聊中告訴我「西安事變」的另一種看法。老師也常聊魏晉風流人物的軼事,如陶淵明、阮籍、嵇康等等,在在讓人悠然神往,如沐春風。

Pages: 1 2 3 4

Leave a Reply

爾雅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