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清地寧》序

《天清地寧》序

Category : 書序與跋

何其有幸,從小我在南部的茄萣鄉下長大,看到了、體會了、也深深受惠於保存在臺灣民間的中國文化(當然,喪禮與祭祀只是其中的關鍵一環)。後來,又何其有幸,在我求學的過程中,雖然屢經臺灣美式教育下西方個人主義的「洗禮」(或者「洗腦」?),好幾次都自以為覺醒、有想法、趕得上潮流,差一點,就要鄙夷我老家鄉下人的「落伍」與「無知」;差一點,就要瞧不起我身上被視為封建而保守的中國文化;還好,我隱隱然覺得不對;還好,我雖然也有一些「高等教育」帶來的優越感,但還不至於太過猖狂。因為不猖狂,所以儘管失迷了路途,卻沒偏離得太遠;過一陣子,還是回得了頭。

等我回了頭,臺灣恰恰又起了根本的變化:李登輝開始以「本土化」、「國際化」為名,一步步推動「去中國化」。正當「去中國化」由隱而顯,已然蔚為一股潮流,席捲整個臺灣之時,我又何其有幸,隻身遠赴池上,變成了一個「化外之民」。在池上,我遠離了臺北的時潮,也遠離了文化圈的喧囂與鬧騰,既不憂心忡忡,也沒煩躁悲憤,就只安安分分,當個鄉下人。於是,我看山水、看稻浪,也看傳統戲曲;我聽蟲鳴、聽鳥叫,也聽中國音樂;我靜靜地讀書,靜靜地補中國文化課。為了形神合一,也為了不再精神撕裂,我得好好地把中國文化給弄明白。

池上二十幾年下來,當我越來越明白骨子裡的中國文化基因時,迥異於當年比我聰明、比我有才情,也比我更有理想的同儕而今普遍陷入的鬱悶與糾結,我的生命狀態的確一年比一年清朗、一年比一年明白。我跟辛莊師範的學生說,這些年來,與其被尊敬,我還更願意被羨慕。放眼兩岸,許多奔五十的人,外表上事業有成,有些名聲,也有些地位,但回頭一看,仍不禁要感嘆自己「三十而『不』立」、「四十而『大』惑」;面對當下,更是有著太多太多的惶恐與不安。像我這樣越活越安穩的人,不多呀!事實上,現今的世界,想改變未來的人太多,能當下安然的人太少;「你們如果能活得安穩,甚至活得讓旁人心生歡喜、心生羨慕,那麼,真要說貢獻,這就是對世界最了不起的貢獻了!」

 

Pages: 1 2 3 4 5

Leave a Reply

爾雅出版社